“小”中见“新”,探寻长虹工业发展“密码”
2024

作为四川代表性制造业,长虹历经多次转型,已发展成为集智慧家居、特种装备、核心部件、新能源等核心产业,拥有7家上市公司、19个全球研发中心、22个全球制造基地,创新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已超5亿多用户的千亿级跨国企业集团。
在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一个连接器引发了创新的“连锁反应”。
“这个连接器应用很广泛,可为航天工程、轨道交通等众多关键、前沿领域保驾护航。”长虹旗下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太国介绍。
华丰科技是一家深耕电连接器研发与制造的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其研发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已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此外,该公司牵头制定了50余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
成绩背后,自主创新的故事触动人心。刘太国介绍,经过长期高强度的潜心研究,企业成功掌握了高速背板连接器的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高速背板连接器国产化替代,为企业带来生机。
“我们还引入人工智能、5G、自动化等技术,解决了高精密多面异构体产品表面缺陷检测难题,打破了高端检测装备难题。”刘太国说,原来需要七八个人做的检测,现在一套设备就能高效、精准完成。系统检测的精度小于0.02毫米,准确率达到99.99%,较人工效率提升72.22%。这一关键技术也荣获2023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奖”。

华丰科技AI智能检测生产线
长虹以协同创新为“生长基因”,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加强产学研配套助力产业发展,形成“自主创新+协同创新”的机制,在数据存储、人工智能及新能源等领域推进重大技术创新。长虹与科研院所共同研制了全球首创、技术自主可控的高能X射线FLASH放疗设备,创新研发了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长虹云帆。

长虹控股集团党委委员、长虹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杨秀彪表示,近年来,长虹积极推进“智改数转”,对全球范围内22个制造基地、65 个制造工厂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同时,建成了四川省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赋能8个行业3000多家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

长虹“5G+工业互联网”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
【END】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工信微报、中国制造
主编:张勤
审核:刘海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