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加速“智改数转”,“AI工业质检员”显身手

12个月前 (09-23) 阅读数 205 #科技
文章标签 人工智能机器人




2024

AI赋能工业质检

长虹加速“智改数转”



流水线上仅有几厘米长的连接器依次通过15个工位后,2000万像素的工业相机阵列已准备就绪,从不同角度“咔嚓”拍下20多张高清产品细节照片,再传输到人工智能“大脑”进行分析,后台大屏即刻显示出产品质量结果。


6月11日,走进华丰科技的连接器生产车间,看到的不再是人工的反复操作,而是AI“质检员”正大显身手,提升着检测精准率。




AI大模型热度空前,技术迭代周期越来越短,深度学习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型工业化的“智改数转”,以长虹为代表的制造企业正在尝试探索。


制造工厂升级焕新

自主研发AI“质检员”走进车间

“华丰生产的连接器是多面体的形状,以往工人要使用20倍显微镜,挨个翻来覆去,才能检查产品是否存在缺陷。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缺陷都能通过显微镜分辨出来,并且检测结果也很容易受到人为情绪影响。”长虹AI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刘明华表示,传统的机器视觉技术虽能代替人工检测,提升一定的检测效率,但也存在识别能力单一等问题。

华丰科技AI智能检测生产线


如今,AI工业质检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检测方式,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则是解决难题的“有力武器”。长虹AI实验室通过自研AI视觉检测技术,研制5G+AI视觉检测设备,检测精度低于0.02毫米,2022年该套Ai检测系统上线后,不仅成功提高了控股子公司华丰连接器的检测效率,也在冰箱压缩机等制造领域成功应用。


长虹AI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展华益介绍,研究人员通过大量调研发现,AI质检已是制造工厂普遍并迫切的需求,“特别是我们的客户已经开始提出,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可靠性必须使用AI质检的要求,这一定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长虹在全国拥有几十家工厂,为什么AI质检系统推进并不快?”面对这样的问题,展华益提到,因为要将检测系统落地到一个新的工厂,面对复杂工业场景和许多定制化开发需求,需要从0开始采集数据、训练模型,这是目前的一大挑战。因此他认为,研发相对通用的平台,是AI工业质检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在刘明华看来,为什么用到AI质检的制造工厂并不多,这背后实际上还牵扯到工厂的投入产出比。“不久的将来,工厂生产如果加入柔性机器人等助力,设备成本进一步降低后,工厂使用AI质检的意愿就会越来越高。


今年3月7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2023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授奖公告,全国70项成果获奖。这一 “多面异构体表面缺陷智能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上榜,成为唯一一项由四川企业提名和完成的成果。



【END】


来源:封面新闻

主编:张勤

审核:刘海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