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能量大事记|突发灾害政务微博积极响应构建协作网络,赛事IP打开区域品牌传播新格局

5小时前 阅读数 131 #综合

2025年7月,北方多地暴雨,微博迅速启动社会化应急救灾协作机制,线上联动@应急管理部、@国资小新、@中国气象局、@中国消防、@北京发布、@天津消防等多部委及地方政务微博矩阵,从预警信息到抗洪救灾一线动态到正能量挖掘,以快速响应、高效协同积极应对灾情。


这个夏天,从江苏“苏超”、贵州“村超”到浙江“浙BA”,多地赛事持续升温。从民间玩梗到官方下场,赛事IP影响力突破体育单一赛道,向文化、美食、旅游等多领域渗透,将地方赛事升级为全民性文体旅融合事件。


此外,微博持续携手多方力量探索创新形式,主动策划线上线下活动,深度赋能行业及地方发展。联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非遗促进会共同发起#广东非遗传薪者计划#,9位广东非遗传承人入驻微博;与“爱丁堡文化周”合作,通过“线下体验+线上传播”,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一)突发灾害政务微博充分响应,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1、北方多地暴雨,多部门协同构建防汛救灾协作网络


7月以来,华北、东北等地遭受强降雨持续侵袭,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发生洪涝及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微博迅速启动社会化应急救灾协作网络,联动多部委、地方政务矩阵及应急、央企等政务微博持续发布救灾工作部署、一线灾情通报、救援进展、物资保障、灾后重建等信息。其中,政务官微主持7个话题上榜热搜,话题阅读量新增超1.2亿。


(1)部委及多行业政务官微实时发声,筑牢信息传播主阵地


强降雨来袭后,@中国政府网、@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 等近10家部委官微迅速反应,发挥权威信息中枢作用,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机制,实时发布降雨预警信息,统筹资金与物资调配,话题#针对北京河北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上榜热搜第1位。@中国消防、@北京消防、@天津消防 等应急救援矩阵及时更新一线救援进展,设置#老人被洪水围困消防肉身开路营救#、#直击救援救灾一线# 等话题,以救援现场视角回应社会关注。@中国安能_水电铁军、@中国移动 等国资央企持续同步基础设施抢修、生活物资供应等民生保障动态,筑牢救灾防线。



(2)区域政务矩阵协同发力,城市服务台搭建线上服务窗口


京津冀暴雨,微博第一时间联动三地政务官微,联合@北京发布、@天津交警、@河北交警 分别启动#北京城市服务台#、#天津城市服务台#、#河北城市服务台#运营,充分调动区域政务矩阵协同发力。@生态密云、@天津发布、@承德发布 等京津冀政务官微持续发布灾情通报、路况信息、救援进展及捐赠接收渠道等信息,通过构建权威、全面的信息滚动发布网络,保障公众及时获取最新资讯。同时,气象、应急等部门发起多场直播,解读天气动态、通报受灾伤亡情况等,利用直播的强互动性与即时性回应公众关切,直播观看量150万+。



(二)聚焦全国多地赛事,共同打造区域品牌传播新格局


1、苏超赛事热度持续:政务官微多维释放城市IP聚变势能


7 月,苏超赛事热度在微博持续攀升,依托政务矩阵深度联动与全民参与热潮,进一步激活城市IP活力。期间,政务官微主持话题新增阅读量达1.89亿,江苏区域政务官微共设置相关话题155个,28个政务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实现赛事IP与城市形象的品牌共建与传播出圈。


(1)江苏本地政务矩阵精准发力,赛事热点持续破圈


江苏本地政务官微持续聚焦赛事动态,通过多元内容和趣味互动成为苏超热度的担当。结合赛事进程,@江苏消防、@江苏气象、@南京发布、@扬州发布 等20+政务官微发布赛前花式预热、城市隔空喊话、明星应援加油、观赛提醒等丰富内容,深化赛事热点与城市IP的联动与融合。


其中,@水韵江苏 发布苏超历史回顾亮点及“嫦娥仙子”应援视频,相关话题#5分钟说尽苏超前世今生# #水韵江苏摇人摇来了嫦娥仙子# 登上热搜;@南京发布 公布赛事观赛人次新纪录,话题#21306人跨省来南京奥体观赛# 直观呈现赛事吸引力;@常州发布 分享暖心视频回应球迷支持,视频播放量超120万,同时设置#跟着苏超看常州#专题栏目,在赛场外与网友一同分享常州美食美景。



与此同时,国资央企、文博等多行业账号,织密赛事传播网络。@上铁集团 发布球迷专列资讯及沿线景区福利,@国网江苏电力 发布城市用电数据,以 #江苏十三太保用电负荷齐创新高#话题联动@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国网扬州供电公司 等5+家账号互动,实现赛事与民生话题跨界传播。@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微博 推出苏超球迷专属福利、“文物啦啦队”线上应援等内容,推动赛事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



(2)苏超城市微博热度榜持续更新,全方位展现城市IP 新范例


为直观呈现苏超相关各城市在社交媒体平台的热议度,微博联合@微热点研究院 以周为维度推出“苏超城市微博热度榜”,同时邀请@新华网、@蟹视频、@头条新闻 等超20家媒体进行传播、解读。苏超赛事通过多元主体联动与场景化传播,不仅延续了全民关注的热度,更实现了体育赛事与城市文化、民生服务、文旅资源的深度绑定,为城市IP价值释放提供了鲜活范例。


2、贵州村超重启:多圈层共振,助力赛事焕新回归


6月底,贵州榕江遭遇特大洪水袭击,多个村镇受灾严重,昔日热闹的贵州村超也因此延期。微博携手政务官微、公益机构、媒体、明星名人、粉丝团、大V等100+多方主体共同为榕江祈福加油,助力灾后重建。7月下旬,贵州村超重启,微博联合@榕江在线 @贵州村超 发起#村超重启活力归来# 话题活动,构建出跨圈层的赛事传播矩阵。从全国政务微博的联动预热、爱心力量的暖心护航,到明星推荐官的星光助力、本地政务矩阵的全维呈现,多方主体通过祝福传递、服务保障等方式深度参与,将这场充满乡土活力的赛事推向热度高潮。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4.3亿+,讨论量22万+,形成线上线下热议的传播态势。


(1)全国政务矩阵破圈联动,多地城市赛事共盼村超归来


村超重启前,微博联合全国政务官微启动预热,通过加油海报、应援视频等多样化内容营造氛围。@应急管理部、@中国天气、@湖南消防 等部委及地方政务官微形成传播合力,传递“安全护航”、“赛场加油”等暖心祝福;此外,@浙江文旅、@水韵江苏、@全运广州 等浙BA、苏超地方赛事相关账号,依托赛事IP共性,通过地域特色内容与跨赛事互动形式为村超加油助威。



(2)爱心力量持续护航,共助村超活力重启


此前参与榕江洪灾救援的公益机构、爱心企业、明星粉丝团以及关注重建进展的多领域大V,用关注与支持助力村超赛场重焕生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壹基金、@扬帆计划 等公益组织通过图文回顾救灾行动,用温情叙事庆祝赛事重启;@蒙牛乳业、@海氏海诺官方微博 等爱心企业与粉丝团,也积极为赛事重启加油鼓劲,展望乡村体育发展新活力;@赵俞锋、@大U小K 等大V结合榕江重建成果,分享对榕江和村超的鼓励与期待。赛事重启进程中,多元爱心力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用祝福与行动为赛事注入温暖活力。



(3)村超推荐官星光助力,为村超重启添彩助威


多位贵州籍及曾参与村超活动的艺人、运动员,受邀担任贵州村超公益推荐官,通过视频祝福、发布海报等方式为赛事重启加油鼓劲,邀请网友关注村超。正在贵州取景拍摄的《小芳出嫁》剧组和演员也积极参与,专门录制加油视频为村超打call助威,#小芳出嫁主创打call村超# 登上文娱榜实时热搜,进一步扩大赛事声量,星光力量与乡土赛事碰撞出温暖火花。



(4)贵州政务官微全程护航,多维呈现村超盛况


从重启预热到赛事开启,@这里是贵州、@黔气象、@榕江在线 等贵州本地政务官微协同发力,全程跟进呈现村超动态。@黔气象 聚焦赛事保障精准发布天气预报;@榕江在线 及时更新赛程表单、实用交通攻略,热情邀约参与特色长桌宴,更以非遗蜡染为载体讲述赛事重生故事。@贵州村超联赛 同步开启精彩比赛直播,用镜头捕捉赛场激情。多账号从实用服务到文化叙事,全方位呈现村超重启的鲜活脉络与乡土魅力。



3、浙BA×浙江非遗:见证工艺与体育共生之美


7月22日,浙BA金华赛区篮球赛圆满落幕。浙BA金华赛区奖杯是由东阳木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小明团队匠心打造。@微博非遗 携手@浙江文旅、发起#东阳木雕的鬼斧神工助力浙BA奖杯#话题活动,在线传播解读奖杯创意思路。期间,@浙BA 发布奖杯介绍,运用东阳木雕的各种技法,彰显传统文化和体育赛事结合的意义。@兰州新城市、@郭素兰呀 等超20位非遗合伙人借势参与东阳木雕科普,讲述匠心制作的幕后故事,共同见证工艺与体育的共生之美。活动期间,话题总传播量超1500万。



7月27日晚,浙BA丽水赛区巅峰之战圆满落幕,赛事冠军奖杯与奖牌由龙泉非遗传承人匠心打造,闪耀出圈。@微博非遗 携手@浙江文旅 线上联合发起#龙泉青瓷铸就浙BA丽水荣耀#话题活动。期间,@丽水文旅 发布冠军奖杯设计思路,讲述龙泉青瓷非遗传承人设计的奖杯为非遗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带来新尝试。@浙江团省委 介绍龙泉青瓷的深厚底蕴、年轻力量通过爆改器型做潮流饰品、3D打印数字赋能加速设计等,展现古老技艺与青春创意的融合之美。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发布龙泉青瓷作为人类非遗的相关科普内容,@柯柯旅行记、@江向北等超30余位非遗合伙人共同参与传播龙泉青瓷文化,讲述千年窑火淬炼与当代表达的记忆传承故事。活动期间,话题总讨论量超3000万。



4、赛事点燃文旅新引擎:流量变留量驱动发展


针对近期村超、浙BA、苏超等赛事带火各地文旅的现象,微博联动@中国旅游报 发起文旅观察栏目话题#赛事+文旅如何将流量变留量#,邀约@厉新建、@卜希霆等多位智库专家、知政观察团成员,围绕“体育赛事与目的地旅游深度融合路径”“在地文化赋能赛事IP价值转化”等核心议题发布专业观点,通过专家解读、案例剖析等多元形式,系统梳理赛事流量向城市留量转化的有效机制,探讨“流量”变“留量”的关键,为地方文旅部门提供可复制的城市品牌传播策略参考,助力体育赛事与文旅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探索创新形式,深度赋能行业及地方发展


1、#广东非遗传薪者计划#:守艺广东,薪传南粤


8月2日,基于“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保护实践创新案例及品牌活动发布会”,微博携手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非遗促进会线下共同落地“广东非遗传薪者计划”启动仪式。线上发起#广东非遗传薪者计划#话题活动,邀约国家级非遗粤剧代表性传承人@粤剧曾小敏、国家级非遗佛山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刘钟萍@佛山木版年画女侠K 、国家级非遗广绣代表性传承人、@广绣王新元、东莞市非遗道滘广式喜饼制作技艺传承人@叶建均-非遗青年、广东省非遗信宜榄雕代表性传承人、@曹峻林-信宜榄雕非遗传承人、国家级非遗枫溪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传承人叶昊、广东省级非遗广州珐琅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广州珐琅杨承燊、国家级非遗广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蔡思哲、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西秦戏剧团演员@西秦戏演员陈嘉明等9位本地非遗传承人入驻微博,发布个人官宣海报、自身非遗作品等。期间@非遗传承人叶昊 发布与游戏合作的非遗作品“祁煜陶瓷吧唧”吸引一众网友点赞关注,单条博文互动量超1000。同时,微博上线大视窗重磅资源,助力活动曝光传播。



2、#在爱丁堡看见中国非遗#:微博助力非遗出海,链接世界读懂东方


8月2日,@微博非遗作为独家公益传播机构,加入“第78届爱丁堡艺术节”项目中,通过"线下体验+线上共振"的立体化传播模式,推动中国非遗突破地域界限,实现全球化表达。线下,@微博非遗于爱丁堡市政大厅门口附近落地非遗打卡点、邀约外国友人、海外华侨等共同了解中国戏曲、刺绣、紫陶等非遗技艺,线上发起#在爱丁堡看见中国非遗#、#我们的文化周#系列话题活动,联动越剧演员@茅威涛 等文化大咖参与官宣海报发布传播。活动期间,@微博非遗 还邀约@柯柯旅行记、@抬头看风景nono等超30位非遗合伙人参与爱丁堡艺术节非遗市集、表演等亮点内容发布,共同助力非遗出海传播。活动期间,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2亿,话题#焕新非遗计划#上榜社会实时热搜榜。


未来,微博将继续以"焕新非遗计划"为支点,持续探索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方式,尝试跨国交流合作,让东方文明被更多人看见。



3、#百位非遗传承人探访计划#:聆听岁月故事,感受匠心温度


7月,@微博非遗携手微博非遗合伙人@江寻千、@彩虹帮二当家、@旅游约吗共同走进云南、陕西、北京等地,记录非遗传承人故事。期间,@江寻千发布与傣族紧那罗舞传承人昆弄学习紧那罗舞,揭秘云南非遗傣族紧那罗舞的神秘故事,内容上榜微博实时热搜; @彩虹帮二当家深入陕西柞水,探访十三花宴席传承人李春花,带网友领略 “酒席”与“饭席” 流转间的千年食俗,解密舌尖上的“花开富贵”;探访渔鼓传承人,为网友展示南北交融的独特声腔,感悟“授人以渔”的深意;探访编草碗技艺传承人蔡荣耀,见证化草为宝,记录龙须草编织髹漆的永恒之美;@旅游约吗发布探访李氏灯彩传承人李洪凯、葫芦烙画传承人孙兆彦,为网友揭秘皇家殿堂的华美宫灯如何跨越千年时光将温暖的团圆之光送入寻常百姓家,一枚朴素的葫芦,在烙铁下历经‘凤凰涅槃’般的淬炼,变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吉祥图卷。



4、问计丰台#红色记忆宛然新生#:为红色文旅注入新活力


202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北京市丰台区“馆桥城园”红色文化集中连片区域全景开放的背景下,微博平台联合北京市丰台区委网信办@永定听风 发起#红色记忆宛然新生#主题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卜希霆 及多位领域大V,聚焦“传承红色历史文脉、展示古城新韵”主题,线下开展实地探访、圆桌对话,线上进行网络问计、建议征集,全网召集丰台发展合伙人。活动话题累计超1400万次阅读量,其中#丰台未来合伙人#上榜实时热搜。



期间,@微博文博 联合丰台区委宣传部、丰台区委网信办,组织10余位网络大V探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抗战纪念雕塑园、宛平城等核心红色地标,参观“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老猪的碎碎念、@陈昊屿 等领域大V根据探访内容发布多条优质博文,通过博主影响力将线下实地探访内容转化为线上历史文化传播资料库,带领公众重温历史精神、感受时代新风貌。



围绕“红色景点城市更新及开发保护”“利用短视频引流助力文旅发展”等主题,微博联合丰台区委网信办、区融媒体中心与行业专家@卜希霆 及9位领域大V展开“问计丰台”圆桌对话。此次活动中,专家及大V针对红色景区的城市更新及开发保护提出多项可行性建议,如建立“丰台记忆声音邮局”“文化主题动线”等。建议以发挥丰台特色资源优势为基础,思考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深度融合,旨在为丰台文旅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5、问计丰台#红色记忆宛然新生#:为红色文旅注入新活力


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60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第一时间发布官宣博文,设置#中国西夏陵申遗成功#话题,@中国文博 @中国旅游报 @CGTN @国资小新 @金沙遗址博物馆 @晋国博物馆 @老猪的碎碎念 等50+文博官微、媒体、大V共同参与二次创作,以权威、专业、多元内容展现西夏陵文明内涵。其中,#西夏陵成功申遗#阅读量4073.7万,讨论量超3万,上榜热搜榜第4位。



同时,微博发挥平台生态优势,深化专业解读与大众参与双线联动。@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历史研究院 邀约专家学者从考古学、民族学等角度就遗产价值发布深度长文及解密短视频。@木岛主 @独善一行 @作家邓海春 等领域大V发布多条实地探访优质博文。知名作家@蒋胜男 开设专栏《关于西夏王陵的那些往事——铁血胭脂》,连载元昊生平等小说章节,吸引年轻网友关注历史叙事。



此外,微博联合@中国旅游报 发起文旅观察栏目话题#西夏陵申遗成功背后的文化现象#,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卜希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非遗控 等10余专家从对文旅经济注入强心剂的分析,到如何擦亮这张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的考量发布深评,借多元视角凝聚共识,助力西夏陵在文旅融合中焕发生机。



为进一步吸引各地网友参与讨论,@微博文旅 联合@文旅之声 发起#我家乡的世界遗产#话题活动,30余家全国各地官微参与推介家乡世界遗产。@微博文旅 梳理60项中国世界遗产的科普介绍,为网友提供系统、实用的遗产知识指南。


6、#中国彝绣city不city#:民族色彩演绎新时尚


7月19日,凉山彝绣风尚盛典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举行。此次活动融合了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将彝绣带上了T台。同时,现场还发布了凉山彝绣色彩,这是全国首个少数民族数字色库。微博作为此次盛典的公益支持单位,线下参与本次盛典活动,线上联合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政府发起#中国彝绣city不city#话题活动,一同托举将民族色彩带出圈。


期间,微博携手@旅行ed丁小猫、@凌子看世界等超30位非遗合伙人大V发布开幕式现场、彝绣科普、彝绣OOTD等优质凉山彝绣相关内容,将传统手艺带入Z时代日常;国家民委@道中华、@凉山日报 等政媒官微发布现场T台上的传统彝绣及彝绣时装等内容,共同记录布匹上的民族史诗;@微博非遗针对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发布的世界首次对于彝绣色彩的科学定义历史性内容进行发布,共同推动彝绣色彩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传播,同时发布《2025凉山火把节彝绣传播报告》,通过数据概况、网络热度、媒体观点等维度,记录本次彝族火把节中的彝绣传播概况。活动期间,话题上榜微博实时热搜,累计阅读量超500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