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万维方汉受邀出席2024中国产业投资峰会 共探AI应用落地机遇
7月11日,2024融中夏季峰会之融中2024(第十届)中国产业投资峰会于北京四季酒店盛大举办。大会上,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方汉发表了以“大模型应用商业化落地”为主题的演讲。
峰会由融中传媒、融中母基金研究院主办,融中财经、融中咨询协办,以“穿越窄门”为主题,来自投资圈和产业界的重磅大咖新秀,围绕产业投资、CVC、医疗大健康、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展开探讨,深刻剖析了中国产业投资新质发展的趋势和机遇。在新的周期转换中,现场嘉宾探讨积极拥抱变化,寻找新的突破口。
方汉介绍,昆仑万维自2008年成立,于2015年在A股创业板上市。上市之前主要在全球开展网络游戏的研发工作,上市以后进行战略转型,在海外收购了老牌互联网厂商,通过产业能力赋能,逐渐转型成为一家国内领先的出海平台型企业,业务涵盖信息分发、文娱社交等多个方向。
公司从2020年开始进行大模型的研发,目前在AI业务布局上形成了两大类业务矩阵,国内以AI效率工具“天工AI助手”为主,海外以AI UGC产品为主,AI UGC产品涵盖音乐、游戏、视频、社交等方向。
方汉分享了一些大模型研发及商业化落地层面的思考。
首先,算力墙是不是造成国内AI企业落后于美国AI企业的最大因素?中国AI企业该如何破局?由于国际地缘政治因素,我们中国企业能够获得的算力受限,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国内大模型落后的原因一定是因为算力不够。但实际上,AIGC的赛道因为某个领域的数据量不一样,Scaling law(规模法则)在显著放缓,因此算力墙不会是太大问题。
但即便算力墙不是问题,中国企业仍然需要取得SOTA(State-Of-The-Art,最先进模型)地位。OpenAI最擅长在谷歌每次发布大模型之前,抛出一个新的技术产品来打击谷歌,本质上OpenAI还是要维护它在大模型领域的SOTA地位,市场故事才能讲得下去。我们认为,在目前所有大模型的不同细分领域,只要你能够取得垂类技术上的SOTA,仍然可以快速大量获取用户,这就是SOTA红利。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在不同的垂直领域取得SOTA,也就是技术指标第一的位置。
第二,AI应用落地阶段,技术话语权逐渐会过渡到产品话语权。在AI大模型应用落地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目前为止2023年所有AI创业企业CEO基本都是算法和技术背景,较少有产品经理背景或运营的CEO。在大模型技术早期,仍然是技术的话语权碾压产品的话语权,但其实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原因在于,对于普通用户尤其是C端用户,他是不太关心产品背后使用的是何种技术,更关心的是产品本身,产品对于普通的C端用户只有两个维度,一是产品质量要绝对领先于其他现存产品;二是产品形式同现存产品相比,必须有显著创新,这样用户才能够大规模使用你的产品。
众所周知,在智能手机出现以后,手机摄像头极大降低了所有用户创作视频的成本,但仍然没有对传统长视频厂商造成冲击,长视频厂商仍然是爱奇艺、优酷、腾讯等三家公司,这三家公司已经垄断长视频市场很多年,但是快手、抖音短视频厂商在手机摄像头大规模升级以后,依托新的产品形态,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认为在AI时代也是如此。在AIGC时代,用户并不关心你后台的技术,用户更关心的是能不能用AIGC的技术,来生产新的产品形式、新的内容形式,这样用户才会来使用你的AI产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