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月 | 生产一线班组长的质量认知与实践
千锤百炼 铸锻未来

质量,乃企业生存之根本,发展之基石。作为生产一线之班组长,身处制造体系之关键环节,肩负组织生产与保障品质之双重职责,现就对质量工作的认知与实践,谈谈对质量的认识。质量系于过程,非补救可成。
质量非检验所得,实为生产所造。此为基本认知,亦为根本原则。产品之优劣,源于每一工序之执行,系于每一操作之规范。若寄望于终检以纠偏,则为时已晚。缺陷一旦形成,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将危及企业声誉,甚或引发安全风险。故我始终坚持:质量必始于源头,控于过程,终于标准。班组必须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杜绝任何侥幸心理与简化行为。
班组长为质量之第一责任人,须履职尽责。作为基层管理之核心,班组长不仅是生产任务之组织者,更是产品质量之守门人。职责所在,不容懈怠。必须做到:发现问题敢于制止,存在隐患立即纠正,违规操作坚决杜绝。 须以“宁听批评声,不闻事故声”之态度,严把本班组质量关口。推行“自检、互检、专检”三级检验机制,尤以自检为根本,强化操作者主体责任。同时,建立问题上报机制,鼓励员工主动暴露缺陷,确保信息畅通、响应及时、闭环管理。
执行标准须严格,容不得半分妥协。制度既立,必当遵行。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质量标准等,皆为生产活动之法定依据。任何偏离标准之行为,无论其动机为何,均构成质量风险。曾有经验丰富的员工因图便利而省略检查步骤,经核查发现潜在缺陷。此事警示:经验不可替代规范,效率不可凌驾质量。 作为班组长,必须坚持原则,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对标准执行“无例外”。唯有如此,方能确保产品质量之稳定性与一致性。
细节决定成败,责任重于泰山。产品质量之优劣,往往体现于细微之处。一道焊缝之完整检验,一枚螺钉之紧固力矩,一项记录之完整填写,皆非小事。疏忽毫厘,谬以千里。班组推行“五到”管理法:眼到、手到、心到、责到、做到,确保全过程受控、全要素可溯。在班组看板上设立“质量报警表”,在班组群通报巡检发现的质量问题,利用班前会定期开展质量周会警示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每一件产品,皆为企业形象之体现,须以敬畏之心对待。
质量需制度保障,更赖文化浸润。健全之制度为质量之基,深厚之文化为质量之魂。唯有将质量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实现长效治理。班组应坚持执行“班前强调质量、班中监控质量、班后总结质量”之工作机制,确保质量要求贯穿始终。鼓励组员积极参与“发现前工序或来料的质量缺陷上报”、“质量改进CI提议”等活动,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借鉴先进管理模式,推行问题即时响应机制,确保异常情况及时处置。通过持续培育,使“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成为班组共同价值观。
质量,关乎企业存亡,牵系客户安危,体现职业操守。我等虽处基层岗位,然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以严谨之态度、规范之行为、坚定之信念,恪尽职守,守土负责。
质量之路,惟精惟实;质量之责,重于泰山。我等必将以行动践行承诺,以成果诠释担当。
END
供稿:轨道交通事业部 卢盼
厚 植 精 益 文 化
创 造 客 户 价 值
构 建 品 质 生 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旺旺头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