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学长,均分83,毅然从新国立退学,只为去港大读佛学!

1年前 (2024-08-06) 阅读数 345 #综合
24 Fall 棕榈学员 A

本科学校:浙江大学
专业:药学
GPA:83
托福:100
GRE:无

硕士学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Master of Science in Biotechnology(辍学)

offer:
香港大学
Master of Buddhist Studies


PART 01
“考研失败,从新加坡辍学”:都遵循内心想法


一开始我并没有想要留学,而是选择考研,在考研的时候是跨考的互动传媒方向,会有一些计算机和美术设计的内容,那个时候想考了之后就业往游戏方向选择。


但因为跨度和难度都比较大,分数差一点够到复试线,所以考研这条路最终失败。


01


生物技术有“钱”途,但我不想赚钱


但后面赶上了我们学院和新国立的合作项目,在邮件和老师那边都得知了一些消息,新国立有生物技术的项目招生,跟我本科的方向也比较契合,而且当时觉得未来在生物制药方面会比较有前景,所以就通过这个契机在棕榈的帮助下申请到了新国立。


在新国立已经快读完,只剩最后的毕业设计的时候,我感觉实在有点做不下去了,因为毕业设计的题目非常大,做到一半发现有点超乎我的控制了,如果我要继续死磕直到挖出成果,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甚至更长。


NUS 的宿舍区 University Town
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如果我的计划是继续读生物学方面的博士,那我肯定选择继续做下去了。


但是当时我在生物领域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动力了,学得很痛苦。而且其实仔细一想当初去新加坡读研也是比较仓促的决定,经历考研失败后,只是想快点找个书读。


所以就从新加坡回国短暂地工作了一段时间,同时也在思考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并不想单纯未来找个赚钱的工作,而是想从自己的兴趣出发


我本身一直对历史很感兴趣,最开始想的是落点在历史上,然后一步步细分到宗教史,再往下细分到日本佛教,之后也想继续读博深入研究类似的方向,或者有机会也希望可以写相关的小说、拍电影、做成游戏之类的。


在想好方向之后,我就决定辍学了


NUS 的餐厅
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02


“车到山前必有路”


其实选择佛学其实也是比较机缘巧合的事情,当时读了一些日本作家的小说,像《银河铁道之夜》等,慢慢发现很多日本作品中都会带有佛教元素,而且佛教僧侣在日本是非常独特的一个存在,他们对日本的政治和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所以我感觉学这个方向会很有意思,加上我在本科的时候上了一门叫希腊罗马哲学的课程,接触到了神学,后面又了解到一位哲学家的皈依经历,对佛学更加感兴趣。


看书做的思维导图
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虽然我也不能保证之后读硕士期间一定不会感到枯燥,但我觉得在研究时觉得枯燥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心里要有一个动力支撑,对这个学科葆有热情。


之后我也打算继续读博,可能计划去日本,然后回来进学校当老师,但是这也是最幸运我最喜欢的一条路。


如果不能继续深造,也可能去一些寺庙或者民间组织的工作,或者找人合作去做一个游戏,就算都失败了,拿着这样的文凭我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PART 02
生物技术到佛学:申请很顺利


收到港大 offer 的时候我还是很纠结的,我的第一目标是港中文,因为港中文有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和很多日本教授,对我未来申博应该有帮助。


但是港大的 offer 来的很早,我对港大的印象一直挺不错,地理位置也挺好的,所以最终为了稳妥选择去港大。


我之前所学的药学和生物技术跟佛学之间的学科跨度挺大的,所以在申请前我自己自学了很多东西去看了不少书籍和课程,虽然港大的项目并不是很卡专业,但是也需要展现出对佛学是有学习基础和热爱的


学习佛教通史
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同样转其他专业也是同样的思路,比如我身边有转码成功的同学,就会自己在网上去学习上课,自己练习写代码。


选择香港,作为申博跳板




选择香港其实是因为,整体是在东亚文化圈范围内,香港的佛教文化也比较浓厚,硕士毕业去日本读博或者交流也比较方便,作为跳板是一个很合适的地方。


港大的这个项目是在佛教研究中心之下,课程设置主要偏向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对日本佛教的关注会少一点,会有佛教理论和佛教外延的一些内容,比如宗教仪式、佛教艺术,还有语言方面的课程,比如藏文、巴利文、梵文等。



我在面试另外一个项目叫佛教咨询,当时同一场面试还遇到了一个尼姑,看装扮也是非常标准的庙里装扮的样式,还有一个人是在公益组织里工作,接触到了很多佛教的内容,然后就想在这方面继续深入的学习下去。


但可能我拿到 offer 的项目和这个会有一些区别,主要还是偏向佛教研究方向,走学术路线。


整体申请经验




时间规划线
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理工科和文科申请

理科申请的前期准备比文科更多,申请理科科研经历非常关键,而且这个是无法去临时补充的,需要去踏踏实实的在实验室泡着。

理科的门槛很高,想要从文科转到理科需要本科期间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其是比较传统的需要泡实验室的理科。

做实验的楼
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而文科相对来说,不太卡专业背景,但也需要你在申请的这个方向有自己的见解和相关经历,同时表现你在这个领域是有发展意向和做过相应的补充。

文书整体思路

第一段我先写的我的家乡在山西,是佛教圣地,从小对佛教就有些认识,也因此和佛教结缘,之后又通过读一些日本小说接触到了日本佛教的内容,解释我为什么要去做佛教研究

第二部分讲述自己通过读书、看网课学习,知道了一些关于藏传佛教的一些历史,比如元朝时政教合一的一些内容,展现我对佛教的历史是有理解的,并不是一无所知。

上 Coursera 网课
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然后谈了自己将来的规划,表现读日本佛教感兴趣希望之后申博士,想一边积累知识,一边提高学术能力,多做这方面的研究,同时说明了我对港大的喜爱,他们的佛教氛围特别好之类的。

面试经验

我觉得面试整体是比较简单的,重点是根据情况如实回答。一组有三人,两个面试官,首先自我介绍,主要问了佛教价值观的共鸣之类的的东西,比如佛教对你有什么吸引力之类的,然后每个人分别作答。

而我理解的精神就是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的精神,就像菩萨修行中帮助芸芸众生的那种无私奉献。还有说明我所看到的历史上很多僧人,也是抱着非常伟大的宗教理想和宗教理念践行自己的一生,我觉得能做到这点还是很值得尊敬的。

农历新年的时候新加坡的宜家里面表演的舞狮
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在面试时,并不是说一定会根据文书或者简历的某一段经历去深挖,或者问一些很专业的问题,也可能是问一些比较宏观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想法阐述就好,不需要过度紧张。


PART 03
锦上添花的棕榈


最开始是一个同学推荐给我的,这个同学已经在棕榈成功拿到了 offer,说明棕榈是很专业的,所以我就选择了棕榈。


经历了申请之后,我觉得棕榈是一个非常靠谱的机构,就像是我去饭店吃饭,这个饭店的饭特别好吃,服务也很好,棕榈就是这样的留学机构。




在文书上帮助颇多

在选校时,我已经框定了想申宗教研究、佛教、历史相关,棕榈的导师根据我的需求,帮我定位了 6、7 个项目。我觉得老师的工作就是一个细化的过程,能把我比较模糊的要求落到实处

写文书的时候,棕榈的导师也会告诉我怎么写,我的初稿比较简陋,没有很精致的结构,所有我想呈现给招生官的全部堆砌在文书里了。

文书老师会帮我把这些素材进行重新的调整,同时也会跟我沟通怎么去删减增加合适。比如我最开始写的我想申请学校和佛教的理由是,家在山西从小耳濡目染,而导师帮我加入了很多专业的东西。

有些我看的课程我只知道中文名字,不知道英文如何表达,而导师也可以用很专业的英文帮我表达出来

导师还会去额外查一些相关内容帮我补充,比如最开始我写的藏传佛教这块的内容很单薄,但是导师帮我补充了很多内容,整体换了一个侧重点,变得也更加完整。


PART 04
知道车是开往哪里的


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事情后,我在做事之前,一定想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比如到底是想赚很多钱还是去自己感兴趣的。

如果只是为了混一个文凭,没有去考虑将来的规划,去匆忙地申请,学着学着发现热情不够又不想再继续将就,去换一个专业也是很麻烦的。

所以做决定是非常重要的,要去思考风险,不要稀里糊涂地做事,就像你坐地铁或者公交,你坐上去之前就要知道这辆车是开向哪儿的,而不是说为了不停在原地,所以随便找一辆车就上去。




如果你有提升自己的想法
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或者想了解棕榈的专业协助和辅导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发送暗号“港大”

 
即可优先咨询!

-End-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