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4年发表的《我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显示,胃癌是国内男性癌症死亡的第3位,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4位。胃癌的发生,与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高盐、腌制、熏烤、饮酒等)、环境(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等)等密切相关。肠型胃癌的发生需要经过几个阶段:正常或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和)不典型性增生,被认为是胃癌前病变,如不及时治愈,很有可能转变为癌。胃癌前病变的发展可能:①原病变长期保持不变;②继续进展,包括癌变;③逆转。近些年,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有所上升,但仍有约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进展期胃癌。根据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可知,I期胃癌的术后5年存活率是93%,Ⅱ期胃癌为76%,Ⅲ期为49%,IV期只有19%。胃癌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而要留意自己的一些“小异常”。胃部不适:长期出现腹胀、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或胃部不适症状,建议尽早去医院做个检查,不要总是“忍一忍”,此时或许还只是小问题,调整下饮食习惯或稍微吃点药就可以,一直拖下去就可能是“后悔莫及”。胃痛变化:腹痛的规律性改变,比如以前是吃撑了痛或者饿过头了痛,现在开始“变幻莫测”,吃东西或吃药也没办法缓解,隐痛或钝痛一直持续。大便颜色改变:肿瘤侵犯胃黏膜血管导致出血,造成大便颜色发暗或黑便。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普通胃病一般不会影响食欲、体重,一旦出现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请务必重视。如果你出现了以上的消化道症状,最好进行适当的检查,必要时做下胃镜及病理学活检,排除胃癌的可能。一项研究发现,胃癌患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诊断的延误会影响患者的预后,但症状持续时间与不良预后无关。
同时,无预警症状的患者,虽诊断延误时间较长,但生存率较有预警症状者好,可能与疾病的恶变程度有关。

年龄45岁及以上,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被认为是癌高风险人群:需要注意的是,与胃癌关系密切的幽门螺杆菌是会传染的,共同用餐、接吻、口对口喂食等都是常见的传播方式。至于胃癌的预防,主要还是避免成为高危人群,你可以戒酒,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早治胃病,可以定期筛查,等等。
[1]焦曼莉. 了解胃癌预警信号[J]. 健康之家,2024(18):87.
[2]王显松,陈德琴. 预警症状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浙江医学,2012,37(7):509-511. DOI:10.3969/j.issn.1006-2785.2012.07.007.
[3]吴开春,方莹. 胃癌的分子预警[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7,16(2):107-107. DOI:10.3969/j.issn.1006-5709.2007.02.00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