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土地变身国家3A旅游区!知己力量绣出城市金角银边

转角遇美、起步闻香、活力四射,这是杭州良渚门户公园的真实写照。5000年文明看良渚,2000年文化看运河。作为良渚和大运河之间重要区块,如今鸟语花香的门户公园,在5年前还是一片高架桥下的废弃土地。
2021年,德信服务与余杭区、良渚街道、生命科技小镇等部门一起,积极导入运动、休闲、遛娃等功能唤醒沉睡空间,让这一城市“边角余料”变身“金角银边”。
前不久,由良渚门户公园等数个文旅景区组成的良渚生命科技小镇,被整体评为「国家3A旅游区」。
良渚门户公园位于杭州良渚新城东南角,紧邻京杭大运河,正上方就是上塘高架。
5年前,这里是水泥装卸码头,旁边遍布农居、田地和废弃工厂。2020年,地块被重新规划,良渚门户公园正式诞生。
占地约6万平方米的公园内,彩色塑胶跑道和空中跑道串联起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及滑板、攀岩、沙坑、植物迷宫等区块。
近两年,随着城市建设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优化,以良渚门户公园为代表的一批口袋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土地长期废弃导致随意停车、乱丢垃圾等习惯难以改变,加之公园人流量大、动线复杂等传统特点导致车辆乱停、植被退化、卫生死角等问题频现。项目物业团队就口袋公园业态制定专属的运营管理方案,通过制度完善、技术培训、巡查梳理等途径,打造精细化管理样板。高架桥下动线复杂,加上停车免费,开放初期公园一度沦为“免费停车场”,不少车一停几个月不挪窝。周末高峰时段,停车排队排到马路上的事情屡屡发生。为此,项目团队联合政府部门制定停车场管理规定,约定晚上22点停车场清场,对违规超时停放车辆执行联系车主挪车等措施,大大提高车位利用率。同时加大开发空闲空间,增加停车位,并在高峰时段派专人引导车辆停放。门户公园作为运动休闲主题公园,前来的不少都是年轻人和小朋友。在一些人流量大的区域经常出现踩踏、折树枝、宠物尿液等导致的绿化退化。为此,项目团队在加大重点区域的文明劝导的同时,依照人流动线制定植物养护方案,并针对罗汉松、大草坪等重点植物加大修剪养护频次。开放式公园,特别是城市口袋公园,由于来运动的居民较多,垃圾桶垃圾冒溢、篮球场周边烟蒂纸屑、草丛内乱丢垃圾等现象频现。为此,项目团队在加大保洁巡检频次的同时,重点加大傍晚、周末下午等运动高峰时段前后的保洁力度,同时,每日早晚全员上阵,清除园区垃圾。
良渚门户公园,是一座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内不仅有篮球、足球、网球等运动场所,更有沙坑、儿童攀岩、迷宫等儿童游乐设施。怎样在做好传统的物业服务之余,更好地提供软性关怀,让每位游客“如沐春风”,是摆在每位物业人面前的问题。
为此,项目团队从设施运维、服务态度、人群关怀等多角度入手,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感。随着人流量的加大,公园内各项设施设备损耗也逐步增大,如何保证各项设备完好,关系到游客们的体验。在门户公园,不仅物业经理负责巡查,每位物业人在工作中都是“找茬员”,发现问题随时上报,接到上报及时处理。针对足球场、篮球场、儿童游乐区等游客量大的场所,项目团队加大巡检频次,利用早晚非开放时间维修保养,最大限度减少对游客体验感的影响。着装统一、热情大方,对公园一草一木都如数家珍的服务者,不仅代表了服务者的形象,更是整个公园的窗口。为此,项目团队定期开展全员服务礼仪培训,做到人人都是公园导游。比如,清扫路面遇到有人跑步,能主动退让;遇到小朋友着急上卫生间,主动引导并带领到最近的卫生间;游客询问场地在哪里能快速指引……从细微之处入手,一点一滴提升服务体验,也是做好软性关怀,提升游客体验感的核心。在门户公园,服务团队打造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服务亮点。比如,公园毗邻大运河,水系发达。为了防止人员落水,除了在公园沿河区域设置显眼的指示牌外,他们还加大摄像头覆盖面,并设置了救生圈。比如,他们发现有不少上班族在下班之后来运动,时间往往会持续到九点甚至十点,为此,他们将运动场地的高杆灯关闭时间延长至晚上22点。再比如,他们还在公用药箱内并配备了创口贴、红花油等针对运动损伤的药品。
以良渚门户公园为代表的口袋公园,不仅是服务周边居民的重要场所,更是唤醒城市“边角余料”,在城市存量优化时代践行城市有机更新的杰出代表。
作为城市空间的服务力量,德信服务的每一位服务者,正在尽己所能,把知己服务做到每一位市民游客的心坎里,化“边角余料”为“金角银边”。从这个意义上说,前不久成功评下的「国家3A级景区」,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更是打造更贴心服务的激励和全新开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