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来研究它的有效性、适应性,让青年一代更加主动地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地教。
位于美丽的日月山西侧的倒淌河镇,因一条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河流——“倒淌河”而命名,文成公主进藏时留下的美丽传说,让这个小镇充满汉藏文化交融渗透的神秘色彩,同时,倒淌河镇也成为进藏途中的交通要镇,被称为“青海高原第一镇”。

(倒淌河镇民族寄宿制小学校园)
坐落在倒淌河镇中心的民族寄宿制小学,其前身为倒淌河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以纯兵站、养路职工子弟学生为主体的普通小学,1976年学校搬迁至现址,改名为倒淌河学校,以纯牧民学生为主。2009年经海南州教育局布局调整为倒淌河镇民族寄宿制小学,设有一至四年级,共11个教学班,现在校学生520余名;小学部下属1所中心幼儿园和7所村级幼儿园,学生338名。
2024年春季开学后,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人工智能深入教育教学全环节的相关决策,同时,为进一步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共和县教育局将倒淌河民族寄宿制小学列为全县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学校之一,在该校三、四年级引入AI助教机器人用于课堂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倒淌河民族寄宿制小学与共和县第一小学联合开展AI助教机器人进课堂暨教学成果展示比赛活动,该校四年级四班三位任课老师参加本次比赛,并取得圆满成功。倒淌河民族寄宿制小学
“AI助教机器人进课堂”公开课活动
四年级四班
《Unit 4 PartB Let’s talk》
北京执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大象AI助教机器人,为共和县AI助教机器人进课堂试点活动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发挥其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应用能力,在课堂上为教师赋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增加课堂超味性,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5月8日上午,四年级四班同学们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公开课《海上日出》。
课堂上,王晔老师充分运用大象智能助教机器人的优质资源和辅助功能,展示了新型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带领同学们,体验AI助教机器人的各项应用功能,如语音朗读、课文知识点讲解、课文内容视频讲解、生字教学、生字听写,通过课堂语音随机点名,抽查学生课文背诵情况,并通过语音交互功能为课堂表现积极的同学加花表扬,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老师利用AI助教机器人的语音交互功能,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讲解课本以外的作者简介、相关作品等问题,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趣。
本次活动的数学公开课,由四年级四班吉毛加老师讲解《小数加减法》。老师利用AI助教机器人提供的课件,为同学们展示小数点的概念,并通过动态演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点,清晰地传达概念和指导,确保学生理解课程目标和期望。课堂上,吉毛加老师熟练应用大象AI助教机器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设备与传统的授课模式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数学知识。在老师与AI助教机器人“双师课堂”的驱动下,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被激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老师利用AI助教机器人口算功能,学生们积极地进行口算练习。老师利用大象机器人的真题练习,对本节所讲的内容进行了巩固和复习。英语公开课,由李若晴老师为四年级四班讲解,课题为《Unit 4 PartB Let’s talk》。李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理解程度,调整教学计划和节奏,通过有趣的讲解、与机器人互动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生动有趣,共同打造了一堂精彩丰富的英语公开课。课堂上,老师鼓励同学们大胆参与AI 助教机器人互动,在课堂上参与英语口语评测。 同学们积极响应,大胆走上讲台,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通过人机对话来体验AI 助教机器人趣配音,使整节英语课显得更加生动有趣。老师对学生配音的结果进行分析和重点单词发音做了纠正,通过AI助教机器人的语音识别功能,有的放矢,让学生在发音和语法上得到即时的指导。同学们在活跃的气氛中,感受人工智能助教设备带来的改变,这种全新的体验,让他们对英语课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共和县倒淌河镇民族寄宿制小学是典型的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本次活动引进人工智能设备深入教育全环节,在教育资源供给、人才培养统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共和县教育局在民族地区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是共和县教育局引领探索高原少数民族地区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未来的人才储备的发展之路的举措之一。充分体现了共和县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针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守正创新、主动作为,奋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县的信心与决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