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盼每周阅读日丨十一月的书页:一页秋的沉淀,一页冬的序言

2小时前 阅读数 138 #综合

阅读日

BOOKS

十一月的书页

一页秋的沉淀

一页冬的序言

       如果说四季如书,那么十一月便是其中最为耐人寻味的一个章节。它不像十月那般色彩浓烈如油画,也不像十二月伊始便银装素裹。它静静地立在秋的尽头与冬的门口,自带一种清冷而深邃的气质。让我们循着几位文学大师的笔触,一同翻阅十一月的书页,品读它的多重韵味。


第一页:江南的暖阳,是生命温润的余响

       在郁达夫的眼里,十一月的江南,是一首明朗的抒情诗。他曾在《江南的冬景》中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

       这里的十一月,并非万物凋零。芦花、红叶、乌桕子,以及草根那抹倔强的绿意,共同构成了丰腴而润泽的初冬景致。它告诉我们,生命并非在此时终结,而是换了一种更为沉静、更为坚韧的方式在延续。这是十一月的第一重面孔一种温润的、饱含生机的静美,它不张扬,却足以慰藉微寒的时光。


第二页:古气的苍茫,是人生成熟的况味

       当林语堂先生品味秋天时,他爱的正是十一月所代表的这份“古气磅礴”。他在《秋天的况味》中,将秋天比作一篇优美的文章,一坛醇厚的老酒。

“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十一月的树林,褪去了青春的葱翠,染上了赭黄与苍茏。这并非衰老,而是一种抵达圆融后的从容与豁达。它像一位阅历丰富的智者,不再需要喧哗与绚烂来证明自己,其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深沉的力量。这是十一月的第二重灵魂——一种成熟的、值得品咂的哲思,它邀请我们向内探寻,收获一份心灵的沉淀。


第三页:地坛的寂静,是生命涅槃的沉思

       而对于史铁生而言,十一月的肃穆,成为了他与命运对话的最佳背景。在《我与地坛》那座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他看到了:

“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这或许是关于十一月最深刻的隐喻。当万物收敛,生命的本质便愈发清晰。那寂寥的落日,能将一切坎坷照亮成灿烂;那苍凉的天地,能容纳最汹涌的思绪。十一月教会我们在寂静中整理过往,正如史铁生所说,“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它在凋零中孕育着对生命最本真的热爱,在寒冷到来之前,给予我们最后也是最为深刻的温暖——一种与自我、与世界和解后的平静力量。


合上书页:你的十一月

       所以,十一月究竟是什么?

       它是郁达夫笔下尚未远走的暖阳,是林语堂杯中值得回味的醇醪,也是史铁生眼中映照坎坷的寂静光辉。它是一页秋的沉淀,满载一年的收获与故事;它也是一页冬的序言,在静谧中孕育着新的开端。

       在这个十一月,无论你身处细雨绵绵的江南,还是北风初起的北方,不妨都放慢脚步,感受这份独特的时节馈赠。或许,你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读到属于你的那一页—关于告别,关于沉淀,也关于新生。

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