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闻歌董事长王磊受邀参加“2025中国—东盟AI大咖沙龙”

7小时前 阅读数 81 #综合


近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中科闻歌董事长王磊受邀出席“2025中国—东盟AI大咖沙龙”,与360数字安全集团总裁胡振泉、科大讯飞副总裁刘聪、Global Telecom董事长林忠莲、中山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黄凯等嘉宾,围绕AI核心技术与产业落地、中国—东盟合作机遇等议题展开交流。

2025中国—东盟AI大咖沙龙


多语言语料建设亟待加强

王磊指出,AI大模型训练高度依赖高质量、多语言语料支持,目前主流通用大模型在多语言处理方面仍存在不足


从数量上看,英文语料占比过高,中文不足10%,东盟小语种语料则更为匮乏;从质量上看,互联网语料中低质、重复、错误信息大量存在,难以支撑模型获取足够高质量的中文与多语种训练数据。


王磊强调,要突破瓶颈,必须为人工智能“投喂”大量干净、可靠、真实的语料,这需要拓展数据获取渠道,包括公开互联网抓取、行业或机构资源整合以及合成式语料生成。同时,还应推动人工智能从“AIGC”(AI生成内容)向“AIUC”(AI理解内容)转变,大模型的多语言理解能力须建立在高质量、多来源、严格清洗与标注的语料之上。


跨境数据治理,

探索“算数分离”模式

针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如何建立数据跨境流动机制”议题,王磊提出三点思考:


第一是坚持开放共享与标准建设: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应探索构建区域性大模型,这需要以数据开放共享为基础,并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和确权机制,从而打破跨国、跨组织数据壁垒。


第二是探索“算力与数据分离”模式:数据不必集中存储,可通过企业联合构建高质量数据集,并借助训练沙盒、跨境训练场等方式在本地完成训练,在保障数据主权的同时推动模型优化。


第三是推动研发与应用一体化:模型性能提升不仅依赖训练,更需重视数据准备与模型评测,并在应用层面加强安全治理与生态协同,打造更高效、更通用的跨境应用体系。


王磊强调,以开放共享为基础,结合创新的推理策略和联合应用生态,有助于实现全球化、一体化的共生共赢,也回应了国际社会对AI发展不平衡的关切。


通专融合推动AI产业落地

在谈及AI产业应用时,王磊指出,大模型并非简单的技术替代,而是改变信息理解与智能化范式的重大变革。当下通用人工智能尚处在应用初级阶段,全球应用普及和渗透率并不高。但长期来看,AI将持续赋能社会各行业,深度重构生活方式与生产模式,发展潜力不容低估。


王磊强调,AI产业落地的关键在于通用与专用模型的融合。单一的通用大模型难以覆盖复杂的行业需求,唯有通过“通专融合”并以具体场景为驱动,才能弥合技术与应用之间的鸿沟,充分释放人工智能的价值潜能。


作为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重要活动之一,本次沙龙由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联合主办,以“智联中国—东盟:从技术到场景”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代表、高校师生的800多名听众。


中科闻歌参加京桂“人工智能+”对接会项目路演,陈刚书记出席并讲话

全栈AI实力再获认可!中科闻歌DIOS与智川X-Agent入选中国信通院铸基计划

中科闻歌在国家级AI安全测试中表现优异,大模型内容安全检测能力获认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