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创意闪耀狮山之巅,北金科师生团队在第19届中国好创意大赛中斩获3项国奖

2025年7月4日,第19届中国好创意《60秒动态创作工作坊丨动画与视频创作教学论坛》在广东佛山举办。在新视界设计产业学院的特别支持下,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创意艺术学院的卢鑫老师与郭沙沙老师带领数字媒体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3名学生共赴精彩绝伦的AIGC创意局,获得了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和优秀指导教师的佳绩。本次活动由60秒工作坊计时赛、动画与视频创作教学论坛两部分组成,来自西安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河北传媒学院等全国27所高校参加此次活动。本次工作坊,不仅是赛事体验,更是一次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以行业标准为导向的创意实战教学实验。





(卢鑫、刘禹丞、陈潇怡、杨梓杰、郭沙沙 )
教学论坛 × 数字转型思辨
在赛事同期举行的高校教学论坛中,来自27所高校的教师代表分享AIGC数字艺术教育实践经验。郭沙沙老师作为我校代表发言,重点阐述了在当前AI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AIGC作为教育赋能工具,引导学生建立创意意识与技术协同能力。她认为:“AI不应被视为替代者,而是创作者的协作伙伴。我们鼓励学生用AI开启新表达、但也提醒他们保持创作的思辨力。”卢鑫老师总结到:“赛事即课堂,实战即教学。通过任务型驱动的项目化训练,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创意策划与技术执行的能力,也对AIGC在真实生产环境中的作用有了深刻理解。”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创意艺术学院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构建“课展赛训岗”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聚焦创意与数字技术发展前沿,通过“一课一赛 一课一展”带动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探索AIGC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融合与创新。本次参与“中国好创意——60秒动画与视频创作大赛”,通过工作坊形式实现“以赛促学、以训促创”。在限时创作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从策划到执行的全流程,锻炼了创意表达与AI实操能力。工作坊实现了“项目驱动+竞赛实操+成果展示”的教学闭环。工作坊既是竞赛平台,也是教学训练场,从而推动课程实践、前沿技术与艺术表达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创新型数字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点燃AIGC数字创意核爆点:60秒计时赛

本次教学实践工作坊将AIGC技术与动画视频创作教学深度结合,以“快节奏、强创意”为导向,在60秒动画及数字视频创作工坊(计时赛)的创作框架中,训练学生的叙事力、技术整合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强调以AI为工具、以人为核心的创作理念。
大赛命题以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为背景,设有三大赛道:
IP运用赛道:打造狮山镇IP形象的动画推介,借助拟人化角色构建文化传播载体;
城市风貌赛道:结合城市更新议题,通过60秒动态影像表现城镇转型与青年融合;
艺术村生态赛道:以滨水长廊与艺术馆区为舞台,探索“人文·科技·自然”的影像叙事。

在此次计时赛中,我校三位同学——陈潇怡、刘禹丞、杨梓杰,围绕三条赛道命题,在48小时内完成从策划、分镜、AI生成、剪辑到成片的全过程创作,三部作品分别在动画叙事逻辑、影像风格融合以及AIGC技术运用方面体现了极强的实验性与创造力。
AIGC赋能60秒成果展示
《戏里戏外·周庄》数媒国际222 陈潇怡
作品阐述:本片以佛山南海国赛艺术村五号馆为舞台,融合现实与幻想、科技与戏剧。一位男子踏上滨水长廊,开启一场身份不断切换的奇幻旅程——皇帝、新娘、少爷、企业家轮番登场。影片通过快节奏的角色变换与富有想象力的视觉语言,展现五号馆的空间魅力与“人生如戏”的主题。

陈潇怡
“这次创作很有挑战。前期在节奏控制、角色转换和风格统一上遇到了不少问题,多次调整都达不到预期。幸运的是,在两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用镜头讲故事,也逐渐掌握了风格的把控方法。虽然反复修改,但最终呈现出的效果让人非常有成就感,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影像创作的魅力。”
《狮子王诞生!》广编国际231 刘禹丞
作品阐述:本片以一头渴望称王的离群雄狮为主视角,讲述了它游历狮山,领悟了族群才是成王的理由,最终返回族群的故事,表达了“青年与城市共生”的精神内核。本片配音由我完成,参考了《黑暗之魂》系列的开场配音风格。我选用了接近“核嗓”的音色进行配音,意图表现出“狮子在说话”的感觉。

刘禹丞
“第一次体验计时赛这种形式,在较短的时间限制下进行AI创作这种需要时间成本试错的创作方法,压力还是蛮大的,而我的命题需求最终成片与狮山地标建筑相关,这十分考验对AI的掌握能力,同时也十分感谢卢鑫老师与郭沙沙老师对我最终成片创作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帮助,也要感谢老师们与学校能为我提供这个宝贵的机会。”
《狮跃墨廊》数媒国际221 杨梓杰
作品阐述:本片以佛山醒狮文化为核心,围绕“人文主义,艺术疗愈”主题展开叙事,锚定国赛艺术村一号馆的文化定位。影片融合水墨意境与滨水长廊风貌,以红色丝带象征“消失的醒狮”,串联粤剧戏腔、咏春拳、水杉林、龙舟竞渡等岭南文化元素,在烟火气中展现传统文化的情感温度与疗愈力量。

杨梓杰
“命题一出,我脑海里就是跃动的醒狮。我尝试将粤剧戏腔与醒狮动态结合,想在60秒里盛满狮山的烟火气,才发现‘减法’才是最大的挑战。但当角色在屏幕上真正‘活’起来的那一刻,传统文化仿佛真的离我们更近了。老师在技术细节上的指导也让我收获巨大,这段创作旅程,是我最宝贵的学习经历。”
未来,创意艺术学院将持续推进“课展赛训岗”教学模式,不断强化课程教学与专业竞赛的深度联结,提升具有数字素养、创意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创作人才的培养成效。让我们共同期待本次比赛的最终成果,也持续关注AIGC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之路。
关于中国好创意大赛
60秒动态创作工作坊丨动画与视频创作教学论坛

中国好创意大赛(China creative challenges contest 简称3C大赛或“中国创意挑战大赛”),已连续多年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分析报告》的赛项。是全国第一个以数字艺术为核心的大赛、也是第一个把赛事上升到哲学高度的赛事。
本次教学论坛及工作坊,旨在针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动画及数字媒体专业在时间艺术教学相关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上存在教学痛点和创作难点问题,通过集中工作坊形式,聚焦“60秒动画与数字视频创作”,以“创意+技术+效率”为核心,打造集教学、实践、赛事为一体的研学标杆活动。共同探讨解决动画及数字视频创作当中的审美能力提升及细节表达认知等若干问题。本次60秒动画及数字视频创作工坊(计时赛),就是希望给出命题后,能在最短时间内围绕主题内涵和外延,用动画及数字视频的作品形态,表现主题当中的角色表情、动作特质、情绪动画、故事脚本、场景创新、音话构成、音乐可视化、动态屏保、视频艺术、特效艺术、表情动画等进行创作的优质作品,不限制创作手段。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革新创作方式。“中国好创意”大赛(3C大赛)不仅强调内容原创性,更鼓励创作者在技术融合中探索数字艺术的新表达。
来源|创意艺术学院
文稿|郭沙沙 卢鑫
编辑|孙思宇
监制|宣传中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