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未来发明家,戴森工程教育走进云南怒江,启发学子创新思维
11个月前 (12-09)
阅读数 306
#教育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沪滇对口协作,近日,戴森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老窝镇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其独特的工程教育资源和特别定制的职业分享课堂。这是戴森第二年参与由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发起的“云南怒江东西部协作项目”,同时也是戴森首次携员工志愿者团队,借助自身丰富的工程资源,从自身专业领域出发,激发青少年对于工程和科学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助力当地的综合素质教育。
戴森工程教育项目走进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老窝镇中学
作为一家全球性科技公司,戴森致力于运用创新科技解决人们日常所忽略的问题。入华十余年来,戴森不仅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多款前沿的科技产品,也坚持利用自身丰富的工程和研发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工程教育项目,以此启迪并鼓励年轻一代勇于创新,助力他们成长为未来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在今年的志愿服务项目中,戴森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老窝镇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Crazy Motor马达工作坊”科学实践课程,以戴森数码马达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马达的科学原理、运作方式和多种实际应用场景,旨在启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以及无惧失败的创新精神。由戴森员工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作为课程助教,在课堂上积极地与同学们交流互动,鼓励启发他们设计、制作一个原型设计方案,去解决一个他们在现实生活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们考虑设计的可行性、持续性,对能源的利用效率。
“Crazy Motor 马达工作坊”课程教具、实践材料
戴森还带来了“马达艺术创作课”和“Challenge Cards小小工程师挑战”系列衍生课程,鼓励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开拓对科学原理的实践和应用。此外,戴森还为当地学校提供了更多工程教育课程教具、课件和实践材料,助力当地学子的综合素质教育。戴森教育及公益项目亚太区负责人柯炎秀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将戴森工程教育资源带到云南怒江,将戴森对于马达的创新应用作为课堂案例,启发同学们对科学创新的认知和理解,以及科学创新如何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生活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激发当地学子对于科学工程的热爱,驱动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老窝镇中学副校长赵文认为戴森工程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带来了良好的补充,“这门课程的加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丰富教学科目,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培养能够起到很大帮助。课程内容夯实,对科学原理的解释深入浅出,还有不少可以给同学们现场演示的科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富有互动性和创新性,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同学们对于科学和工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此次戴森带来的公益课程不仅旨在启发学生们的科学思维,更希望能通过志愿者们和同学们的互动和分享,鼓励他们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创造更多可能。因此戴森员工志愿者团队从各自的工作领域、职业历程出发,围绕创新产品设计、如何讲述产品故事、活动策划、个人职业发展和目标设定、时间管理和效率提升这五大主题,为当地学生量身定制了职业分享课堂,了解不同职业的必备技能与发展道路,启发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创想。
参与此次志愿服务项目的戴森员工志愿者代表、质量工程师梁爽分享道,“很荣幸能够作为戴森员工志愿者团队的一员,将戴森专为青少年开发的一系列工程教育课程,以及不同的职业故事分享给云南怒江老窝镇中学的同学们。戴森始终坚信工程教育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我们也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互动,为同学们开启对于创新发明的全新想象,无论他们未来走上哪一条职业道路,勇于创新和无惧失败的精神都能帮助他们化解难题、不断精进。”为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戴森今年也特别设立了志愿者假,以鼓励更多员工参与志愿服务项目。
戴森质量工程师梁爽带来 Challenge Cards
小小工程师挑战课程
目前,戴森工程师团队已专门为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开发了四套工程和科学课程,通过创新、有趣、互动的形式,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截至 2024 年 6 月,戴森中小学生工程课程已触达中国大陆 97%的省份,共计 154 个城市,惠及超 380 万学生。
近年来,戴森还先后在上海市普陀区、黄浦区设立戴森创想实验室,除了不定期地开展工程和科学课程之外,还陈列有马达、气旋和气流的互动性科技装置,工程师产品手稿,戴森数码马达发展史等元素,希望能够通过真实的科技创新思路与案例,鼓励学生们勇于尝试、开拓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支持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作者转发或者创作,不代表旺旺头条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